香河县历史悠久。据孙小营村窑地发现石斧证明,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生息。商代以前归属,无文字记载。西周后,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香河县境属燕国春秋、战国时为燕地。并六国,建三十六郡,划燕地为上谷、渔阳二郡,此时属渔阳郡。西汉,置雍奴县(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东北),香河为雍奴县东北境地,属幽州渔阳郡东汉,属幽州渔阳郡。幽州并冀州,属冀州渔阳郡三国,为曹魏之领地。西晋,隶幽州燕国。东晋,十六国相互争战,纷纷建立割据政权,此地先后为

后赵前秦后燕辖地。南北朝时,属北魏幽州渔阳郡。

永熙年(公元534年),北魏分东、西魏,属东魏。武定八年

(550年),隶北齐东北道于渔阳郡。承光元年(557年),改

隶北周幽州(总管府)渔阳郡。开皇年(583年),废渔阳、

燕郡,属幽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属涿州

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雍奴

县为河北道幽州都督府(后升大都督府之辖县。

天宝元年(742年),复设郡领县,雍奴县改

武清县香河属范阳郡武清县地。

此瓷板画为淑阳八景第一景《玄武雄镇》,目前淑阳八景瓷板画均收藏于靓涌轩。                                                                                                                

乾元元年(923年)存勖称帝,遂属后唐。公元936年,辽后唐,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此地属契丹。契丹会同元年(938年),于武清孙村置榷盐院,为贮盐新仓。后居民集聚,渐成井肆,遂由武清、漷县、三河划出部分地域置香河县。时县境较阔,约辖今香河、宝坻、宁河三县地,隶南京道析津府。宋宣和四年(1122年),金攻克辽南京(今北京),香河属金。宋宣和五年,金以燕京(辽称南京)及涿、檀、易、顺、景、蓟之地还宋,香河随之归宋,徽宗赐(香河)名清化县。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尽取燕山府及所属州县,清化县复名香河县,属中都路大兴府。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划香河镜东部15000家置宝坻县承安三年(1198年),宝坻县升置盈州,香河隶之,后盈州废,仍属中都大兴府。元太祖十年(1215年),克金中都,香河始归元之属地。元九年(1272年),属大都路大兴府。元十三年,升漷阴县为漷州,香河县属大都路漷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香河属漷州,属山东行省北平府。洪武二年(1369年)改隶北平行省北平府。洪武十年二月至十三年二月,香河县归属漷州。永乐元年(1403年),属北京行省顺天府,永乐十九年(1420年)改属京师顺天府。清顺治元年(1644年),属直隶省顺天府。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顺天府设四路厅,香河县属东路厅。

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香河属河北省通县专区

1958年4月,通县专区撤销,香河改属唐山专区。同年11月撤销香河建制并入宝坻县。

1959年6月,仍属唐山专区。当月地市合并后,改隶唐山市

1960年3月,改属天津市。

1961年6月,天津市所辖宝坻(含香河)等县划归河北省天津专区。

1962年6月,恢复香河县制,属河北省天津专区。

1967年11月,天津专区改为天津地区,香河改属天津地区。

1974年1月,天津地区改称廊坊地区,香河属之。

1988年3月,廊坊地区改廊坊市,辖香河。

因城东里许,有小河一条,俗名长沟,沟中多栽芰荷,每当阳光初照,瓣珠流霞、微风吹损清香载路、莲红叶绿,赏心悦目可谓盛景。夏秋之间,其香馥郁,沁人心脾,故于契丹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再改称香河。宋徽宗曾赐名清化县,归金后,复名香河县。

香河生态环境优美。境内大运河、潮白河等多条河流常年富水,在北方地区实属罕见。自古,京津一带的新任官员过往墨客周边名士均有前往寻香追馥,临风吟歌的习惯。有诗为赞:城南胜景知何许?几度追寻傍水涯。乘兴观莲频驻马,临风间馥取名衔。污泥香透真成异,余沥人争更可夸。流接御沟应不远,须为天堑壮京华。

近年来,着眼于放大县域生态优势,香河全面启动了造林绿化、“两河”开发、“荷花之乡”创建等系列生态提升工程,大运河森林公园、万亩荷塘、万亩森林等一批精品园林景观建成开放,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8%,成功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潮白河大运河湿地公园列入国家级试点,“运河源头,荷香香河”成为香河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

香河历史悠久,逐代繁衍出丰富的民俗活动,经千年传承,如今已融入国学文化,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11月,香河县安头屯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幡会)之乡”。2012年8月,香河被中国文联命名“中国中幡文化之乡”,并挂牌“中国中幡文化研究中心”。

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唐宋时期,北运河航运过程中,当时帆用在船上,借以增加船的航速和调整船的航向。后来帆被用在民间玩耍,在玩耍中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经过人们多少年的改进与创新,才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取名为中幡会。中幡分筒、面、楼三部分,筒长1丈8尺,控制幡速减轻下垂惯力,幡面衬风,使幡的重心稳固平衡,仗杆衬幡面,飘带美妆幡容。


目前,安头屯中幡已形成成熟的中幡表演动作100多个动作。其中前把幡变换手法有起幡托塔、摘肩托塔、晃肋托塔、托塔盘肘等30多个动作;后把幡变换手法有插剑脑件、插花脑件、左插剑灌耳蹿裆牙件等几十个动作;大挎鼓表演内容有大鼓30调,每调有鼓谱,分连打和摘打。花钹与铛铛、大鼓齐奏、花钹单打,花钹与铛铛穿插对打。花钹分单人打与双人打。还有四人合打、六人合打、八人合打等。

大河各庄竹马会年代久远。关于历史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在古代,当地老百姓为纪念燕北地区一位叫郭济的清官而发明了竹马会。一说竹马会传入大河各庄是在清朝乾隆末年(即公元1790年左右),正是清朝鼎盛时期。当时在京城里任教的一位姓靳的私塾先生目睹了京城竹马会的精彩表演,便回到家乡大河各庄办起了竹马会,并起名如意老会。

  

表演形式有文场和武场两种。千百年来,竹马会在乡里间独树一帜,新颖别致,文武兼备,远近闻名,逢年过节在城乡各地进行巡回表演,深受群众的喜爱。解放初期,大河各庄竹马会吸引来宝坻、武清等地的上百名优秀青年人来学艺,一时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威名的花会项目。

 

“京杭大运河”漕运日益发展,

当地先人在北运河段参与航运,

经过代代传承人的不断演习、改进、创新和完善,

运河边这块肥沃的土地,

孕育出众多民俗、祭祀等活动.如今,

历经千年保留完善,

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